

本文作者:蘇芳老師
泰祺教育語文寫作教研組組長
經(jīng)管類聯(lián)考中的論證有效性分析寫作對于絕大多數(shù)同學而言都屬于”新題型”,它與同學們初高中階段所接觸的“語文寫作”有著本質上的差別。由于對論證有效性分析考察本質的不了解,不少同學在學習過程中容易把握不住重點或者學習方法有誤,導致學習效率不高。
為此,泰祺語文寫作教研組對歷年來同學們?nèi)菀壮霈F(xiàn)的學習誤區(qū)做出整理并給予建議,幫助同學們在對論證有效性分析寫作的學習上少走彎路!
論證有效性分析的寫作,需要先對原題進行論證缺陷的查找,再將題中的缺陷進行分析,最終以規(guī)范的文字表達完成寫作。
伴隨著近年來考試難度的加大,以及教育部對考生思維邏輯要求的提高,論證有效性分析的試題難度也是水漲船高。不僅所選用的話題內(nèi)容更有深度,而且命題手法也更高超。甚至出題人有“反慣性”出題的可能,故意出一些看似有誤,實則在邏輯推理層面并無“明顯邏輯錯誤”的內(nèi)容來故意誤導同學。
因此,同學們在學習中,切記不可投機取巧,不能僅憑一些關聯(lián)詞如“只要......那么.....”、“因為.....所以.....”、“一旦......那么”等等就判定為有論證缺陷,而是需要在日常學習中結合我們上課所教授的知識點,進行是否有論證缺陷的本質思考和判斷。
以管理類綜合能力試卷為例,論證有效性分析是卷中的第56題,題干為:

論證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論證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選擇若干要點,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對該論證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和評論。(論證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點是: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準確并前后一致,有無各種明顯的邏輯錯誤,論證的論據(jù)是否成立并支持結論,結論成立的條件是否充分,等等)

其中,“有無各種明顯的邏輯錯誤”則提醒了同學們,不要過于咬文嚼字,要立足全文來看,主抓“明顯的”邏輯錯誤即可。
因此,同學習需要在日常學習中跟著老師的思路,歸納總結出題人的命題思路,在考試中快速辨別“明顯的”邏輯錯誤,而不是主觀臆斷是否有論證缺陷。
教育部考試大綱對歷年論證有效性分析的論證缺陷分析有明確的參考答案,而就近五年的參考答案而言,其重點在于是否能清晰明確的指出題目中的邏輯錯誤點,而不是用一些過于繁瑣復雜的邏輯學術語來進行論證。
因此,同學們要多提升對真題中邏輯錯誤的準確查找能力,在邏輯錯誤分析方面只需要做到說理清晰明確即可,無需在文章中特意追求用過于專業(yè)化的邏輯學術語來寫作。

備考經(jīng)管類研究生的人群多為在職考生,日常工作繁忙且多有家庭需要兼顧,因此備考更要講究學習效率。要針對考試的要點重點來進行備考,少走彎路,一舉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