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考研剛剛進入沖刺階段,24考研的已經如火如荼地開始了。在微博,“2024考研”超話已經有了1.4萬準研究生加入,閱讀量超過2000萬。
不少同學都追著我們老師問現階段備考的要點和計劃:
24考研什么時候開始比較適合?
現在準備需要做些什么?
長達一年的復習應該如何規(guī)劃?
首先,你要明確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考研?只是跟風考研還是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如果你還在猶豫不決,且學且看,其實是非常影響備考效率的。不如先花點時間好好想想,自己到底要不要考研。

學碩和專碩、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國家線和院校線、一區(qū)和二區(qū)、34所自劃線院校、復試和調劑、英語一和英語二、數一、數二和數三.......

??點擊“擇校擇專業(yè)之前,經管類考研小白需要了解這些考試常識!”,提前掃盲!
考研第一件事需要做什么?或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件事卻是每個考研人不可回避的,就是專業(yè)和院校的選擇。建議從以下兩個維度去考慮哪些專業(yè)/院校適合你:
從考研需求出發(fā)
-
如果你想往某個領域深入研究,或者對某個院校特別“鐘情”,那么ta自然是你的不二選擇; -
如果你是為了更好就業(yè),那么建議選擇市場需求大,就業(yè)前景廣的專業(yè),以及就業(yè)率高的院校; -
如果你只是為了一個研究生文憑,是否好考就成了你優(yōu)先考量的目標……
從自身實力出發(fā)
計劃招生人數:了解歷年招生數據,判斷招生趨勢。
報考人數、實際錄取人數與報錄比:根據信息大致判斷出該專業(yè)近幾年的招生錄取情況。
推免人數:如果某一專業(yè)每年的推免名額普遍很多,會加劇考生的競爭。
復試分數線與復錄比:復試分數線越高,進入復試的比例越高,競爭就越激烈。
最終成績計算方式:根據初/復試的占比來選擇,建議應試能力較強或者跨考生盡量選擇復試占比低的院校。
初試/復試參考書目:決定我們后續(xù)的復習重點和備考方向。
準備階段:當下-次年2月
基礎階段:3-5月

有句話說得好,不怕別人比你強,就怕比你強的人比你還努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復習進度,但面對無數比自己強大的對手,提前準備可以讓自己的考研路多一份保障。